シャロン

久违的城市生活,好的和坏的

Time published:

本篇博文是我 2021-2022 学年度的年度总结,如标题所示,在美国乡村生活了四年、几乎忘记住在城里是啥感觉了的我去了大城市纽约,可以说是潦草地度过了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活。不论是让人爱还是让人恨,和村里相比,纽约市确实是一个值得拿出来聊的地方。正因如此,今年的年度总结与其说是讨论我个体的发展,不如说是分享一下我这一年的居住体验。

喧闹的巨兽

报道的第一天,我是崩溃的,很久没见到这么多活着的人了——排长队是没钱纽约客的日常,不管是在学校快递室和食堂,还是在外面超市餐馆咖啡馆,前面总是数不清的人。所以我这一年对「网红」的活动和店铺敬而远之,毕竟在网上出名,去了就要排长到离谱的队。

另一个村里人适应不了的是吵——住村里就意味着一天 99%的时间里除了邻居家的狗叫和树林里的鸟叫之外都听不到什么声音。然而在纽约,哪怕我住在宿舍楼第 16 层,还是能听见楼下的汽车喇叭声、直线距离不到 30 米的某个小学位于楼顶的运动场传来的小孩子的嬉笑打闹声。连上西区都是这个样子,中城下城我就不敢想象了。即使是恰好没有人在楼下开派对小孩也都被父母接走了的深夜,我也能够感受到有什么声音,它似远似近,像心跳也像机器的轰鸣。Maria Machado 在不好意思我根本没有读懂的 Especially Heinous 里写「她触碰人行道时,感受到了呼吸和心跳,她知道纽约骑在一头巨兽之上」,对此我感同身受,有的时候睡前躺床上的时候忍不住会想:妈的,这城市地下是不是有个活物在大喘气。

吐槽了这么多,我觉得纽约的有趣之处在于一些很怪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人口基数大的缘故,在这里生活的不确定性远高于其他地方。比如我在超市里遇到过不会说英语但莫名其妙被外卖应用派了个超市采购单的华人老爷爷,帮他在店里逛来逛去、跟顾客扯皮,最后他还给了我五块钱;比如我有天坐在教学楼台阶上看装卸工在把饮料往自动贩售机里塞,结果他送了我一瓶 Smart Water 祝我变得更聪明;再比如我有天看几个卡车排队等红灯就占了一整个 block,惊奇地意识到曼哈顿一个街区的纵向长度约等于三辆卡车……人文艺术类从业者想必会非常热爱纽约吧,看着街上红尘混混,很容易激发灵感。

作为个体的独立与 Simmel

住在村里的话,不交朋友很难。不方便开车的时候得找朋友帮忙(毕竟也根本打不到 Uber);整修新家得朋友帮忙一起贴瓷砖打洞什么的(村里几乎没有装修师傅哦);哪怕一个人很牛逼地包揽了所有事务,无聊的时候除了请朋友到家里玩之外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正因如此,居住在美国乡村,熟人关系网尤其重要,毕竟处处需要帮忙,人情往来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也是我认为第一代移民很难随便找个住着舒服物价又低的地方养老的原因。但住在城里,不需要朋友,靠雇人就能满足上述的需求,好吃的好逛的太多了自己也能去,似乎亲密朋友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了。这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在城里,哪怕就我一个人,也能做到很多村里做不到的事。

于是乎,在纽约的这一年,我一直都很愉快地独来独往,再加上本身在村里宅惯了看外面乌泱乌泱的人不习惯,我的生活几乎就陷在了十平米的宿舍里,或者准确地说陷在了我的显示器里。

Georg Simmel 在一百多年前写了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不是社科生的我虽然没法从专业角度探讨,但粗读了一下自认为符合我当前的状态——城市是复杂多变的,给人的感官刺激是强烈的。为了从这种环境中保护自己,城市居民需要更多的理智与智识与他人互动,而不是通过情感方式(好比有一套完善而理性的流程来打车,就不用朋友帮忙了)。正因如此,留给情感上的活动就更少、更留于表面,人们也更容易在各种强烈感官刺激之下变得冷漠。一方面,城市居民会有意识地躲避情感沟通(在村里的时候哪怕路上遇到陌生人也会打招呼),也会认为对遇到的人展现情感是低效率的、不必要的;另一方面,这种环境也让人更容易脱离宗族、政治、宗教环境带来的偏见和束缚,从而有「自由」感觉。

病毒与城市

本学年其实过得还挺顺的,最大的挫折是我感染了新冠,住在纽约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管制又宽松,这一天总会到来的(捂脸)。不过三针疫苗都打了,我并没有任何诸如发烧、咳嗽、喉咙痛之类的常见新冠症状,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躺在床上看剧修养,期间只是头晕以及肺部轻微不适。但!是!第三天的我干了很多事情,试图追上之前落下的进度,结果晚上洗完澡之后一阵头晕眼花,心脏也有种说不出来的不适感,在那之后我就开始了与 long covid 的搏斗。

接下来 1 个周,有失眠症状,指一晚上都睡不着,直接硬躺到早上六七点钟的那种。褪黑素有帮助,但很快不需要褪黑素也能睡着了。再就是偶尔有轻微的一闪而过的胸痛,但左边右边都痛,不知道是肋骨还是肺的问题。稍微影响生活的是体力下降和易疲惫感,但也在健康饮食、适度保健品和恰当运动的辅助下,得到了螺旋式地恢复(指每过一段时间都有那么几天出现过劳症状,但每次出现这种症状都比上一次发病要轻微)。我每天在洗漱之后都会检测心率,一开始连刷牙洗脸这种小事都能把我累得心率 120,之后心率逐渐下降直到正常。

最离谱的症状是巧克力不耐受,我猜测这个也许和嗅觉丧失一样都是属于神经系统方面的锅。体现在吃巧克力之后的当天晚上,即将入睡的瞬间心跳会突然加快,然后将我从入睡状态拉回清醒状态。第一次出事确实是因为黑巧克力吃得有点多,第一天根本不可能睡着,心率也比较高(接近 130),去 ER 查了心电图也没有一丁点问题,因为只有即将入睡的瞬间才会发作。经历了精疲力尽却睡不着、生不如死的几天之后,情况逐渐减弱,直到恢复正常。那之后我作死又做了几次实验,发现小杯热可可和一小块黑巧克力也有类似的效果,只不过心率相对比较低,睡着到醒来再到睡着反复几次之后当夜也能入睡。同理,一小杯绿茶都可以让我亢奋到四五点才睡,但几个月后就可以正常喝茶喝咖啡了。

总而言之,虽然现在蹦蹦跳跳和正常人一样了,但我还是劝大家能做好防护就别得,当然要是得了也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正如上一章节提到的,我作为城市中的个体是自由却冷漠的。转阴大概两周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心理开始出现问题,但也没寻求其他面对面的帮助。整个康复期间,除了愿意听我哭诉抱抱我的天使黑人小姐姐邻居之外,我基本都是一个人撑过来的。这件事也使我反思,这种城市居民的所谓「自由与冷漠」,会不会本身其实是一种非常 vulnerable 的状态?当一个人的心理与身体足够强壮,以至于可以体验城市中各种刺激的时候,理智地行动并减少情感沟通确实是可以保护自己的方式;而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有情感需求之后,才会意识到这种情感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这也许就是城市充斥着年轻人、成家立业之后很多人选择搬去郊区、老年人去乡下养老的原因之一吧。

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商品

从今年开始,养生正式被我提上了日程。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 Podcast,毫不意外地意识到「养生」是种大家都懂得怎么做、但因为各种原因总是做不好的一件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外乎就是健康饮食(这些东西往往都不怎么好吃)、适当锻炼、充足睡眠以及少许锦上添花的保健品,但能够将这些都贯彻到底的人太少太少。这个时候,打着「健康」标签进行溢价销售的商品就给没有足够健康生活的人们一种错觉:「啊,只要用钱来弥补,我也能变健康」。在各种新潮玩意儿盛行的纽约,这种店铺就更多了。

我被忽悠进坑的第一份商品就是 Sweetgreen 的沙拉。它是离我宿舍最近的一家餐馆,在线下单和取菜都非常方便,接单做菜速度还比金拱门之流的快餐快(沙拉也不用烹饪……)。如果一家店铺符合上述几个条件,不管它卖的是什么东西,都会成为我最常去的餐馆。于是我也不敢相信我一个从小到大都十分厌恶吃菜的人,会在这一年高频吃沙拉。当然,虽然它的菜确实比超市里的冷冻菜叶子新鲜,酱汁的口感也十分不错,但价格也是超市冷冻菜叶子的三四倍。给它送了一年钱之后,我可能以后不会再买了。但欣慰的是,至少它让我认为蔬菜还是有好吃的可能性,不再吃菜如上刑,也许以后会自己在家做吧。

另外一份是被朋友推荐的 Pressed,发家于洛杉矶的鲜榨果汁,在全国疯狂开店铺货,品牌营销一股子 LA Girl 味。这果汁也贵得要命,会员价都要一瓶 5 块钱,但让人疑惑的是这鲜榨果汁保质期还挺长的(希望有专业人士解答一下)。它家主打的是什么一天不吃饭光喝果汁菜汁杏仁奶的排毒套餐,我试了几次,确实不会饿,但果汁里面的糖分也不少,「健康」程度存疑。尤其是菜叶子汁系列,只有一份是真正的菜汁(黄瓜汁打底),剩下的全都是目测 70%的苹果汁再加点别的菜渣。总之虽然我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都有点智商税的味道在里面,但还是忍不住在吃了大鱼大肉之后来上一瓶,并安慰自己:「没事,你看你还是吃了点菜的」。

进行一个未来的展望

去年的年终总结里有提到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是除了饮食更健康了一些(多吃了不少蔬菜鱼类)之外,几乎一条都没有做到(恼)。今年也要多吃蔬菜和鱼类,争取买菜回家自己做,少吃二次加工的产品;锻炼方面,因为得了一次新冠,安全起见还是警惕一上来就高强度运动,但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并循序渐进;另一个之前忽视的事情是晒太阳,最近体检的时候被检出了维生素 D 缺乏。

令人遗憾的是,我越来越懒得在网上分享了。开始上班也许是一个原因,最近生病也许也是一个原因。但我还是觉得,我是一个毫无胜负心的人,当他人有异见时,更喜欢说「啊对对对」。因为我真的不想辩论,而是试图理解对方的逻辑并共情。遗憾的是,不论因为从来如此,还是因为这些年网络上不同群体的割裂加深,和我持有相似想法的人并不多——也许有些人只是想要发泄,也许有些人只是单纯喜欢用互相辩论来进行观点交流(也许你发现了,我说这句话是想表达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恶意,但说这句话就表明我仍然免不了「试图理解对方的逻辑并共情」),也许这只是 ta 们的工作。于是我想:凭什么只有我单方面地顺着对方的想法呢?为什么有些人的观点明明让我非常感到冒犯,但我还要一边觉得「大家都不容易」一边友好地表达「你说的也有道理」呢?我相信许多人也陷入过相同的困境,甚至有人会因此放弃类似的对话模式。但我目前还做不到,而且我幸福美满的现实生活也让我不值得淌浑水,因此我决定保持沉默。

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我还是喜欢阅读,哪怕它并不能带给我立竿见影的收益;我还是想要分享阅读之后的感受,哪怕并没有人看(Disclaimer:我也确实菜),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帮助理解内容的好方式。年初我在推特上说从今年开始要多读书,多写读书笔记,2022 已经过了一半,读的书大概比去年多了一些,那就继续加油吧。